徐龙集团“做人类最稀有的美食”报道(下)

徐龙集团1995年回慈溪创业20年来,没有在当地出卖过一分土地赚钱,没有一分钱银行逾期贷款,没有拖欠过养殖户一分钱。

“困难是暂时的,诚信是永恒的。”“一家企业乃至一个区域,最重要的立身之本是坚守诚信,最大的危机是诚信缺失。”徐其明经常以此为座右铭告诫自己、激励自己,诚信面对客户、面对农民、面对合作伙伴。令他感到欣慰的是,每一次危机冲击,都是挑战和冲击;每一次化危为机,都为品牌信誉添分加码。

水产养殖是徐龙的产业源头,保护养殖户的利益与积极性是徐龙恪守诚信的坚实基础。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徐龙加大投入鳗鱼产业,一举成为“世界鳗王”,在市场最低谷时实现逆势弯道超越,不仅保护了几十年苦心经营、来之不易的民族产业,也得到社会和相关产业的高度赞赏,诚信徐龙声誉鹊起。

从此,中国鳗鱼产业化危为机、逆境反转、持续向好,呈现出新景观、新常态:徐龙集团运用“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强大实力和担当精神,多次在危机中倾力调动一切资金和资源,坚持开发和保护并举,通过实施“量降价增”的优化发展战略,有效减少了对鳗苗这一稀缺资源的依赖,避免了过度捕捞和资源衰退,较好地促进了鳗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实现了把大部分利润留在中国、留给鳗农的共富目标。

徐龙先后经历了日本和美国的技术壁垒、养殖户群体性上访、金融风暴、食品安全事件等危机的冲击,最大的挑战是,2008年初国内“毒饺子”事件对国际市场的恶劣影响,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爆发,鱼价暴跌50%以上,从6.8万元/吨暴跌到3万元/吨,鳗农损失惨重,企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徐龙集团在产业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众股东众志成城,全公司上下一心,与客户团结一致,冒着企业存亡风险,倾力调动集团其它产业盈利积累等一切资金和资源,积极自救,全面兑现了与养殖基地的购销订单合同,还用保护价收购其它的鳗鱼,阻止了鱼价狂跌,避免了与产业恶化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发生;公司勇担社会责任,没有把产业危机推给社会和政府,为此遭受损失高达3亿多元。

无论是国际金融危机,还是自2011年以来爆发的“鳗苗荒”,特别是近年来日本等主要出口市场对烤鳗实施严格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我国鳗鱼产业多次经历了产品出口受阻、鳗苗价格暴涨暴跌、鳗农损失惨重等生与死的考验。然而,徐龙作为中国农业的脊梁品牌,总是带领行业跨越坎坷,奋勇向前。

诚信面对社会,徐龙集团还热心公益事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2009年5月,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江苏启东大兴镇捐款300万元,兴办徐龙小学;同年8月,把本来用于集团十周年庆典的100万元捐赠给市慈善会用于扶贫帮困事业,被评为慈善楷模;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以公司名义捐款200万元;把价值1000万元的艺术珍品捐给国家博物馆;踊跃为“五水共治”等社会慈善公益事业捐款。

适应新常态,立足新状态,打造新消费。徐龙的世界品牌梦融入了中国梦,徐龙创造的中国农业和食品行业的世界品牌具有典范价值,董事长徐其明最近提出“做人类最稀有的美食”新定位。这是徐龙人的新境界,更是徐龙引领行业发展的新起点。

(原载2015年8月4日《慈溪日报》头版)